很高兴能够参与这个镀锌矩形管规格大全/a问题集合的解答工作。我将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为每个问题提供准确而有用的回答,并尽量满足大家的需求。
文章目录列表:
1.目前镀锌钢管的标准规格都有哪些?
目前镀锌钢管的标准规格都有哪些?
镀锌管规格有:
4分-1.8-2.5,6分-1.8-2.5,1寸2.0-3.0,1.2寸2.0-3.0,
1.5寸2.2-3.25,2寸2.23.25,2.5寸2.5-3.5,3寸3.2-3.75
4寸2.5-3.75,5寸2.75-4.0,6寸2.75-4.0,8寸4.0-5.0
镀锌管执行标准:
GBT/T8162-2008、GB/T8163-2008、GB3087-2008、GB5310-2008、GB6479-2000、GB9948-2006、GB5312-1999、GB/T18984-2003、JISG3457、DIN17175-79、ASTM、ASME等。
镀锌管应该达到的技术要求
1、牌号和化学成分
镀锌钢管用钢的牌号和化学成分应符合GB 3092所规定的黑管用钢的牌号和化学成分。
2、制造方法
黑管的制造方法(炉焊或电焊)由制造厂选择。镀锌采用热浸镀锌法。
3、螺纹及管接头
3.1 带螺纹交货的镀锌钢管,螺纹应在镀锌后车制。螺纹应符合YB 822的规定。
3.2 钢制管接头应符合YB 238的规定;可锻铸铁管接头应符合YB 230的规定。
4、力学性能 钢管镀锌前的力学性能应符合GB 3092的规定。
5、镀锌层的均匀性镀锌钢管应作镀锌层均匀性的试验。钢管试样在硫酸铜溶液中连续浸渍5次不得变红(镀铜色)。
6、冷弯曲试验公称口径不大于50mm的镀锌钢管应作冷弯曲试验。弯曲角度为90°,弯曲半径为外径的8倍。试验时不带填充物,试样焊缝处应置于弯曲方向的外侧或上部。试验后,试样上不应有裂缝及锌层剥落同象。
7、水压试验水压试验应在黑管进行,也可用涡流探伤代替水压试验。试验压力或涡流探伤对比试样尺寸应符合GB 3092的规定。
镀锌方管规格尺寸有哪些?
方管 规格(mm) 矩型管 规格(mm) 16×16×0.4~1.5 380×380×8.0~14.0 10×20×0.6~1.5 250×150×6~12.0 18×18×0.4~1.5 400×400×8.0~14.0 14×21×0.6~1.5 250×100×6~12.0 20×20×0.4~1.5 420×420×10.0~14.0 15×30×1.5~1.5 250×200×6~12.0 25×25×0.6~2.0 450×450×10.0~14.0 15×38×0.6~1.5 300×150×6~12.0 30×30×0.6~4.0 480×480×10.0~14.0 20×30×0.6~2.0 300×200×6~12.0 34×34×1.0~2.0 500×500×10.0~14.0 20×40×0.8~2.0 300×250×6~12.0 35×35×1.0~4.0 另改拔规格如下 20×50×1.0~2.0 400×250×8~12.0 38×38×1.0~4.0 550×550×10.0~40.0 22×35×0.9~2.0 400×300×8~12.0 40×40×1.0~4.5 600×600×10.0~40.0 25×40×0.9~3.75 450×200×8~12.0 44×44×1.0~4.5 700×700×10.0~40.0 25×65×1.0~2.0 450×250×8~12.0 45×45×1.0~5.0 800×800×10.0~50.0 30×40×1.0~3.75 400×300×8~12.0 50×50×1.0~5.0 900×900×10.0~50.0 30×45×1.0~3.75 400×350×8~12.0 60×60×1.5~5.0 1000×1000×10.0~50.0 30×50×1.0~4.0 500×200×10~12.0 70×70×2.0~6.0 30×60×1.0~4.5 500×250×10~12.0 75×75×2.0~6.0 40×50×1.0~4.5 500×300×10~12.0 80×80×2.0~6.0 40×60×1.0~5.0 500×350×10~12.0 85×85×2.0~6.0 40×80×1.5~5.0 500×400×10~12.0 95×95×2.0~8.0 40×100×2.0~5.0 500×450×10~12.0 100×100×2.0~8.0 50×60×2.0~5.0 改拔规格如下 120×120×4.0~8.0 50×80×2.0~5.0 600×200×10~28.0 150×150×6.0~10.0 50×100×2.0~8.0 600×400×10~28.0 180×180×6.0~12.0 60×80×2.0~6.0 600×500×10~28.0 200×200×6.0~12.0 80×100×2.0~8.0 800×400×10~28.0 220×220×6.0~14.0 120×60×2.5~10.0 800×600×10~28.0 250×250×6.0~14.0 120×80×2.5~10.0 800×700×10~28.0 280×280×6.0~14.0 150×100×2.5~12.0 1000×400×10~28.0 300×300×8.0~14.0 180×150×2.5~12.0 1000×500×10~28.0 320×320×8.0~14.0 200×100×4~12.0 1000×600×10~28.0 350×350×8.0~14.0 200×150×4~12.0 1000×800×10~28 品名 规格 品名 规格 方管 20*20*0.6-2.0 方管 130*130*3.0-12 方管 25*25*0.6-2.0 方管 140*140*3.0-12 方管 30*30*0.8-3.0 方管 150*150*3.0-12 方管 40*40*0.8*4.0 方管 160*160*4.0-12 方管 50*50*1.0*5.0 方管 180*180*4.0-12 方管 60*60*1.2-6.0 方管 200*200*4.0-14 方管 70*70*2.0-6.0 方管 220*200*4.0-16 方管 75*75*2.0-6.0 方管 250*250*6.0-16 方管 80*80*2.0-8.0 方管 280*280*6.0-16 方管 90*90*2.0-8.0 方管 300*300*6.0-16 方管 100*100*2.0-12 方管 350*350*8.0-16 方管 120*120*3.0-12 方管 400*400*8.0-16 方管 125*125*3.0-14 方管 450*450*10*20
矩形管规格表型号大全
镀锌方管从生产工艺上是分为热镀锌方管和冷镀锌方管的。正是由于这两种镀锌方管的加工不相同也就造就了它们很多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热镀锌方管是在使用钢板或者是钢带卷曲成型后焊接制成的方管,并在这种方管的基础上将方管置于热镀锌池中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后又形成的一种方管。
热镀锌方管的生产工艺较为简单,且生产效率是很高的,品种规格也多,这种方管所需要的设备和资金很少,适合小型镀锌方管厂家的生产。但是从强度上来说这种钢管的强度是远远低于无缝方管的。
扩展资料:
镀锌方管每米理论重量的计算:4 * 厚度 *(边长-厚度)* 0.00785。
其中,边长和壁厚都以毫米(mm)为单位,直接把数值代入上述公式,得出即为每米方管的重量,以千克为单位。
如30 x 30 x 2.5毫米的方管,按上述公式即可算出其每米重量为:4 x 2.5 x (30-2.5) x 7.85=275 x 7.85=2158.75克,即约2.16公斤。
当壁厚和边长都以毫米为单位时,4x壁厚x(边长-壁厚)算出的是每米长度方管的体积,以立方厘米(cm3)为单位,再乘以铁的比重每立方厘米7.85克,得出即为每米方管以千克为单位的重量。
百度百科-镀锌方管
镀锌钢管规格型号有哪些?
我了解到方矩钢管分为直缝焊方矩钢管和无缝方矩钢管两种,规格型号为:
1、口径:20*20----100*100---300*300---600*600mm,壁厚1mm-35mm 长度:5m-12M
2、口径20*30-----100*200----300*400—600*800mm,壁厚1mm-35mm 长度:5M-12M
3、特殊规格型号可根据客户要求定做,量小也可接单生产,有500*500 ,600*600、600*800。
1.2寸镀锌管的内径是32mm,外径是42.25mm,米重是3.32kg/m。1.5寸镀锌管的内径是40mm,外径48mm,米重是4.07kg/m。
2寸镀锌管的内径是50mm,外径是60mm,米重是5.17kg/m。2.5寸镀锌管的内径70mm,外径是70.5mm,米重是7.04kg/m。
扩展资料:
具有空心截面,其长度远大于直径或周长的钢材。按截面形状分为圆形、方形、矩形和异型钢管;按材质分为碳素结构钢钢管、按用途分为输送管道用、工程结构用、热工设备用、石油化工工业用、机械制造用、地质钻探用、高压设备用钢管等。
一般应包括标准的牌号、钢筋的公称直径、公称重量、规定长度及上述指标的允差值等各项。我国标准推荐公称直径为8、10、12、16、20、40mm的螺旋钢管系列。供货长度分定尺和倍尺二种。
我国出口螺纹钢定尺选择范围为6~12m,日本产螺纹钢定尺选择范围为3.5~10m。
百度百科—钢管
好了,今天关于“镀锌矩形管规格大全/a”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镀锌矩形管规格大全/a”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